钢筋水泥间的课堂: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校企共育人才 沉浸式实践教学

时间:2025-8-8 00:00 浏览:114 小编:小风

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8月5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师生赴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赵村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地下工程系主任管晓明、隧道与地下空间教研室主任杜明庆及文金浩老师带队,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2023级学生参与,通过“实地观摩+现场教学”的方式,让专业课堂延伸至施工一线。

在项目现场,中建八局一公司项目部对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组织观摩活动。技术负责人通过安全交底会,系统讲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确保师生在充分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后有序进入作业区。随后,项目团队带领师生实地考察地下车库施工全流程,重点讲解深基坑钢板桩与锚索联合支护、筏板基础、钢筋绑扎工艺、防水施工、后浇带、覆土回填等关键技术环节,并就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工地智慧监测等创新实践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通过沉浸式实践学习,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使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的智能、绿色技术实现无缝对接。

为让学院学生更直观感受到项目智能化管理的创新实践,项目团队带领学院师生参观现场五大智能化系统:现场塔机均安装可视化监控摄像机实现吊钩盲区可视化,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塔机运行状态并自动分析预警;各车辆出入口的渣土运输管理系统,借助AI识别技术24小时识别车牌、车盖密闭度及车身清洁度,对违规情景实时声光警报;办公区、生活区的智能烟感探测装置全天候在线监控,浓度超标时自动报警;无人机周期性航拍裸土覆盖与施工过程形成影像资料,辅助质量、安全及扬尘管理;危险区域更有智能语音播报系统时刻提醒作业安全。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子围绕智能设备驻足观察,将课堂上学到的智能建造、安全管理等理论知识与现场实景对应印证,使学生对现代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形成具象认知,有效提升师生对专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中建八局一公司项目负责人高度肯定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表示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未来在实习就业、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已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次实践既是“专家进课堂、学生进企业”产教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接智能建造产业需求、培养新时代应用研究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学院将持续拓展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通过共建实践基地、联合课程开发等形式,打造更具活力的产教融合生态,为培养“懂理论、强实践、敢创新”的卓越工程师提供坚实支撑。(撰稿:管晓明、杜明庆、文金浩;审核:孙林娜)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elly0417@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今日推荐

城市建设与生态技术学部赴上海建筑学会访问交流

   2025年9月11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生态技术学部党委书记丁文胜、常务副主任李法云一行赴上海建筑学会开展访问交流,受到上海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