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2025年教学沙龙第9期:AI时代背景下的土木类专业建设研讨圆满举行

时间:2025-4-2 00:00 浏览:65 小编:小风

4月1日下午,华侨大学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C5-406会议室举办以“AI时代背景下的土木类专业建设研讨”为主题的华侨大学第9期教学沙龙。活动由华侨大学教学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与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特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珧冰教授与涂兵雄副教授担任报告人。学院领导、各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了研讨,活动由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蔡奇鹏教授主持。

赵珧冰教授带来了《土木工程的时代变革与价值重构——从“天坑争议”到“智能运维”的转型路径》。他结合近年土木工程在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领域所面临的动态变化,引入AI、大数据等前沿理念,指出“天坑争议”背后反映出的行业痛点,以及在“智能运维”模式下所蕴含的新兴机会。赵教授强调,土木工程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持续拓展行业边界,对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涂兵雄副教授以《从两会政策到土木工程专业发展新探讨——师生携手向前行,共拥智能新时代》为题,从政策背景、产业趋势到院校教学改革,重点阐释了AI技术、智慧建造与新型城镇化需求对专业培养模式带来的变革。他鼓励师生主动参与科研与实践项目,抓住产业升级与社会需求爆发的契机,在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基础设施改造等方向拓展更多发展空间。

学院党委书记陈雪琴书记强调:要结合挂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优化学科与专业建设路径,立足工程教育认证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与技能培养,主动对接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增强学生专业信心与核心竞争力。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就“行业需求牵引下的课程改革”、“多学科交叉融合及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等多个议题展开交流。大家普遍认为,AI时代的到来为土木工程专业提供了新动能,也对教学模式、实验平台建设、教材研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次沙龙是华侨大学深入落实“新工科”理念、紧扣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土木类专业升级的重要尝试。今后,学院将通过更多研讨会、沙龙和实地调研等多元形式,持续探索土木工程与前沿技术的深度结合,为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初审:赵珧冰

复审:蔡奇鹏

终审:陈竹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elly0417@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