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4月23日至28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五一薪火代代传梦”劳动节主题系列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劳模讲堂、劳动精神宣讲、海报设计大赛等形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齐创作”的多元模式,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引领广大师生共筑劳动信仰、传承匠心使命。
4月23日,学院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炳交在C2-1-211教室作“劳模精神进校园”专题报告,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王俊富与学院200名青马学员一起聆听了报告。王炳交以灯塔守护者的四十余年坚守为脉络,用寒夜抢修设备的星夜奔波、台风中护航船舶的惊心动魄等鲜活故事,将“劳动精神”具象为照亮时代的“精神火种”,深刻诠释劳动精神与时代担当的内在共鸣,并通过互动环节与师生共忆劳模榜样、共叙劳动故事、共缅奋斗瞬间,让精神共鸣在交流中不断升华。这场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分享,如同一粒火种,在师生心中播撒下崇尚劳动、致敬匠心的时代光芒。
4月25日,思源社走进衡山路小学共同开展“劳模精神,点亮童心”暨五一国际劳动节宣讲活动。教室里,孩子们神态专注,紧盯志愿者,目光满是期待。当中美土木工程233班任鑫辰讲解王炳交老师守护灯塔的事迹时,教室里全场屏息,当听到“十几年未回家过年”的故事,小女孩偷偷抹泪。土木工程231班荆嘉琪表示:“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劳模故事时,看着他们攥紧小拳头、眼睛发亮的模样,突然有种‘种子在发芽’的感动。这场宣讲让我重新审视‘劳动’二字:它不再是课本里的概念,而是王老师寒夜抢修灯塔时冻红的双手,是孩子们在‘劳动梦想卡’上画的歪扭齿轮,是台下此起彼伏的‘我来擦黑板’‘我要帮妈妈洗碗’。原来最动人的传承,不是单向的说教,而是看见他们把‘劳动光荣’四个字写进眼神里,又踮着脚把这份光,轻轻放进自己的小小心愿里。”
4月25日-28日,学院开展“青春筑梦,劳动绘彩”主题海报设计活动。50余名学生在创作中聚焦“劳动场景与青年担当”,将焊花飞溅的工业图景、乡村振兴的田野画卷、科研攻关的实验室剪影等元素融入设计,用视觉语言诠释“劳动最光荣、奋斗最美丽”的时代命题。此次活动,不仅为设计爱好者搭建创意展示舞台,更通过画笔引导青年深入体悟“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内核。
此次五一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学院构建了“请进来+走出去+齐创作”的劳动育人立体矩阵,在师生心中聚起了劳动光荣的价值共识,不仅展现了土木工程学科的匠心底色,更以劳动精神涵育责任担当,激励师生在劳动中感悟奋斗力量,在实践中传承劳动信仰,为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注入动能。(撰稿:李欣玉、王俊富;审核: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