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团队牵头起草国家强制性标准—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1部分:地铁》正式发布

时间:2025-7-8 10:00 浏览:92 小编:小风

2025年6月30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1部分:地铁》(GB 39800.11-2025)及其外文版正式发布。该标准由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陈湘生院士,胡明伟教授,秦晓琼老师和阮大为博士生牵头起草,联合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等十余家权威单位共同制定。此项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地铁运营领域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强制性规范的空白,为全国超过50万地铁运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定技术保障。

(标准发布网站信息)

(陈湘生院士、胡明伟教授等领导出席国家强制性标准起草启动会)

该标准聚焦地铁复杂作业环境,系统性地解决了行业痛点,针对地铁运营24种作业类型全场景,细分为7大类24小类工种,全方位辨识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明确规定对应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类型,将成为全国地铁运营单位及监管部门的法定实施依据。此举将有力推动我国地铁运营行业从“经验化管理”向“标准化防护”跃升,显著降低职业伤害风险。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首次纳入智能安全帽、智能加热服等智慧化个体防护装备,引领行业安全装备技术革新。

(地铁运营行业常用个体防护装备)

本标准凝结了牵头单位深圳大学及相关合作单位的深厚科研积淀与工程实践。在胡明伟教授的主持下,起草团队历时两年进行技术攻关,深度调研走访了全国13座典型城市地铁系统,涵盖代表区域包括大湾区(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港铁(深圳)、佛山地铁)、东南地区(福州地铁)、东北地区(沈阳地铁)、华东地区(上海申通地铁、杭州地铁)、西南地区(成都地铁、重庆地铁)和华中地区(武汉地铁、合肥地铁、长沙地铁),组织召开了超过20次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累计吸引了千余名一线工作人员、管理者及行业专家积极参与讨论。经过15轮严谨的文本论证与修订,最终形成高质量发布稿。从深圳先行先试到擘画国家标准,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团队生动诠释了深大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责任与担当。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将继续深耕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前沿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基石,全力护航人民城市的生命线安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elly0417@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今日推荐

城市建设与生态技术学部赴上海建筑学会访问交流

   2025年9月11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生态技术学部党委书记丁文胜、常务副主任李法云一行赴上海建筑学会开展访问交流,受到上海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俊 …